通州日報訊(記 者沈 慧 通訊員王鵬飛)近年來,電動自行車因其經濟、便捷、環保等特點快速進入千家萬戶,但在提供便利之余,電動自行車引發的安全問題也屢見不鮮。我區堅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,持續深化公共安全隱患“三清”專項行動,扎實做好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、流通銷售、通行秩序、停放充電等方面安全監管各項工作,取得一定成效。今年以來,全區因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事故數同比下降57.1%,交通事故數、死亡人數分別同比下降14.2%、10.9%。
電動自行車“全鏈條”安全監管是一項系統工程,職責分散在各個部門,加強安全管理、強化工作合力尤為重要。在區“三清”綜合督察工作專班運作下,區公安局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出臺了《關于進一步加強通州區電動車聯合監管的意見》,明確由鎮街市監分局和屬地派出所對電動車銷售店進行“地毯式”排查和“雙隨機”抽查的工作機制。今年以來,共聯合查處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案件3起、非法銷售有質量安全隱患的電動自行車充電器案件1起,查獲劣質充電器1600余個,罰款10萬元。
“全鏈條”管理如何實現?我區出臺了《關于加強全區電動自行車“全鏈條”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方案》《全區關于加裝電梯AI智能識別阻車系統建設方案》等系列方案,為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指引?!啊ㄖ輩^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監管平臺’既是通州亮點特色,又是工作推進的有力抓手,預計近日上線?!眳^公安局副局長邱兵說,“平臺的用戶層包括監管人員、銷售維修回收主體和消費者,通過錄入電動自行車車架號以及掃描電瓶上的二維碼,可以實現對電動自行車生命周期的全流程溯源管理。平臺上線后,各地將組織村居干部、網格員、治安志愿者等力量開展網格化推進,確保全面推廣使用?!?/p>
電動自行車的銷售、使用、停放、充電、回收等環節中潛藏著不少安全隱患,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。為進一步加強電動自行車“全鏈條”監管工作,我區設立派出所登記專窗17個、社會化服務站點48家、流動上牌服務點155個,并全面推行“五個一”長效機制,即一塊“牌子”上到位、一份“告知書”發到位、一個“喇叭”喊到位、一聲“忠告”勸到位、一條“線路”查到位。同時,相關執法管理部門也紛紛“亮劍”,持續加大對電動自行車駕駛人不戴頭盔、闖紅燈、逆行、走機動車道等四類突出問題的整治力度。今年以來,共查處電動自行車違法30199起,同比上升178.2%。
“我們將緊盯電動自行車源頭銷售、登記上牌、上路使用等關鍵環節,堅持嚴把車輛銷售關、登記上牌關、長效治理關‘三道關口’,積極探索、勇于破題,全力打造電動自行車‘全鏈條’安全監管‘通州樣板’?!备眳^長、區公安局局長孫康表示。
隨著一項項“硬核措施”的相繼出爐,我區電動自行車安全監管也將加速駛上“高質量發展軌道”。接下來,我區將充分利用傳統和新興媒體加強公益宣傳,緊盯居民小區、農村自建房、外賣點、快遞到站、校園等關鍵部位,聚焦外賣小哥、快遞員、接送學生家長等重點群體,持續加強安全理念推廣、事故警示教育,推動全民電動自行車安全防范意識入腦入心、防范水平不斷提升,積極營造全民參與、共享安全的良好氛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