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州日報訊 (記者張鈺瀟 通訊員公軒)近日,區公安局發布了我區一季度反詐大數據。
從詐騙類型看,我區高發詐騙類型前三為網上刷單詐騙,發案占比39.1%;冒充購物客服詐騙,發案占比19.1%;虛假平臺投資詐騙,發案占比9.3%。發案數前三的鎮(街道)為金新街道、川姜鎮、平潮鎮。發案數較多的社區(村居)是金新街道華山居、金霞居、金橋居、邢園村;金沙街道太山村、川姜鎮川港居委會、姜灶居委會、志浩村。
從受害人性別看,男性被騙占比43.7%、女性被騙占比56.3%。大數據顯示,女性比男性更易遭受電信詐騙。其中,男性易被騙類型居前三位的是網絡招嫖刷單、冒充客服類、虛假投資理財;女性易被騙類型居前三位的是網絡刷單、冒充客服類、虛假投資理財。
從年齡分布上看,我區易被騙人群中,21歲~40歲受害人最多,占比達59.5%;超過40歲的占比達36.4%;未成年受害人占比為4.1%。其中,受害人年齡最小的未成年,被詐騙金額3萬元;最大的為84歲,被詐騙金額8萬元。
新聞鏈接>>>
如何才能辨別電信網絡詐騙的各種套路?以下為2023年十大反詐公式:
1.你犯事了+安全賬戶=詐騙
當你突然接到自稱公檢法等機構來電說你涉嫌違法,并要求你將資金轉入“安全賬戶”時,百分之百是詐騙!
2.網戀交友+介紹投資=詐騙
詐騙分子會利用網絡交友,以情感為誘餌慢慢獲取信任,誘導你投資理財甚至網絡賭博,資金一去不復返!
3.刷單+小額返利+加大投入=詐騙
做前幾單小額任務時騙子會施以小利,隨后誘導加大本金刷單,多次刷單后騙子就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返還本金。刷單本身就是非法行為,也不要有“天上掉餡餅”的心理!
4.冒充領導或熟人+著急借錢=詐騙
通過電話、短信、社交軟件等形式,聲稱是熟人或者老板、領導等,并要求你轉賬匯款的,一定要進行當面核實!
5.快遞理賠+索要驗證碼=詐騙
網購盡量選擇正規平臺,當有“客服”聯系理賠時,先在網購平臺確認自己的快遞狀態并向官方客服核實,切勿隨意透露驗證碼等信息!
6.贈送游戲“裝備”+掃碼領取=詐騙
以贈送游戲中的豪華裝備為由,要求掃碼填寫賬號和密碼等行為一定不要輕信!
7.網絡貸款+下載APP+保證金/解凍金=詐騙
貸款請選擇銀行機構,不要相信網絡平臺的“0抵押1秒放款”的APP,也不要相信“客服人員”聲稱的“保證金、解凍費”等理由!
8.航班取消+操作退改簽+轉賬付款=詐騙
收到退改簽消息,應第一時間通過航空公司官方電話或購票網站進行確認。
9.招聘+保證金/培訓費/手續費=詐騙
找工作要到正規渠道投放簡歷,錄用后要收取保證金/培訓費/手續費的,一定要三思而后行。
10.節日紅包/商品0元送+填寫個人信息=詐騙
一般的電子紅包點擊就能領取,不需要填寫個人信息。索要個人信息的紅包不要搶!索要個人信息的“免費送”不要貪!
